这些无人车自主行驶在城市街道,精准识别交通信号灯、自动避让行人和车辆,为末端配送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顺丰打造的无人车配送采用创新的"二程接驳"模式,由无人车承担营业网点与3公里内末端区域间的短途运输工作。这一模式让快递员无需在网点和派送区域之间频繁奔波,可以专注于最终的投递环节。
"操作非常简单,"顺丰快递员莫杨帆介绍,"我们只需按时在区域上等待,卸下需要派送的快件,再将收回来的快件装车。车辆会按班次自动往返。"
顺丰速运深莞区运营规划负责人张昊表示:"单台无人车具备在城市公开道路下40公里/小时的自动驾驶能力,最多可装载300票快件。投入运营后,快递员的快件交接距离缩短40%,人力搬运频次下降20%,有效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和快件安全风险。"
目前,顺丰无人车在深圳核心区域已形成可观的规模效应。80台无人车相当于替代了35名人力及35台传统接驳车辆,平峰期日均处理快件7.2万票,高峰期可达8万票。日常配送效率提升20%以上,高峰期增幅更是达到30%。
"以前要顶着烈日骑车往返,现在只需在区域上集中处理快件。"从事收派多年的顺丰快递员潮骏对这一变化感触颇深。对一线快递员而言,无人车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还有效缓解了劳动强度,带来全新的工作体验。
在"618"期间叠加的荔枝寄递高峰,无人车成为顺丰"减负增绿"的关键助力。"通过加大无人车投放,我们大幅减少了接驳车辆运行频次和里程,推动物流体系更低碳高效。"张昊表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配送正从概念逐渐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近年来,无人配送在末端物流环节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配送效率持续提升,有力支撑了电商大促期间的物流运力需求。
从前端仓储到中转运输,再到末端配送,科技创新为物流全链条赋能,不仅提高了快递行业的运营效率,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快捷、更智能的物流体验。顺丰无人车的成功应用,预示着智能物流配送的未来已经到来,并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