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访华期间专程前往百度Apollo Park,亲身体验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开放道路的实际表现。试乘后,拉加德对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整体驾驶体验给予高度评价,并富有前瞻性地表示,无人驾驶汽车的灵活内部空间和多元应用场景有望重构未来城市商业模式。
随行的欧洲央行代表团成员也纷纷表示,乘坐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成为此次中国之行的难忘经历,其舒适性与安全性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视觉大模型在物理世界的重要应用场景,无人驾驶汽车融合了通信、半导体、汽车等多项尖端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巨头必争之地。目前,以萝卜快跑、Waymo和特斯拉为代表的全球"三大家"正在展开激烈竞争。
特斯拉CEO马斯克最近宣布,计划于6月22日在美国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初期将投放10到20辆无人驾驶Model Y。根据规划,特斯拉Robotaxi将于年底前扩展至更多市场,明年底前部署数十万辆无人驾驶汽车,专为无人驾驶设计的Cybercab也将于2026年投入量产。
谷歌旗下Waymo已在旧金山、洛杉矶和凤凰城运营无人驾驶车队,并与Uber合作将业务拓展至奥斯汀,未来还计划进入亚特兰大等更多城市。
在这场全球竞速中,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中国无人驾驶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和成本优势实现领跑,正加速走向国际市场。高盛报告指出,基于成本控制、技术部署和规模化方面的显著优势,中国无人驾驶市场增速将明显超越美国。目前,萝卜快跑已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香港、迪拜等全球15座城市开展业务,其第六代无人车成本仅为Waymo的1/7,甚至低于特斯拉尚未量产的Cybercab。
拉加德在体验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后提出了一个新颖构想:无人驾驶汽车内部空间可改造为美容院或其他服务场景,在移动过程中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这一构想与当代都市人对"第三空间"的需求不谋而合。作为独立于生活与工作以外的空间,"第三空间"提供了一种轻松自由的中间状态,承载着文化或兴趣社群的连接功能。
将无人驾驶汽车视为"移动的第三空间",未来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在午餐时成为移动餐厅和休息室,下午变身为安静的移动办公室,晚间则是朋友社交的空间载体。这些多元化的场景和服务模式将为用户带来创新的空间体验。
除"三大家"外,英国、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工业国家也在加快无人驾驶布局。黄仁勋指出,尽管欧洲尚未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应用,该技术正获得更多关注。英国《无人驾驶汽车法案》已获通过,为无人驾驶汽车在2026年上路铺平道路。Uber也宣布与英国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ve合作,计划于2026年在英国开展无人驾驶出行试点。
欧洲发展无人驾驶的决心日益明显,拉加德访问百度Apollo Park被业内视为萝卜快跑加速进军欧洲市场的信号。5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百度正积极探索将萝卜快跑业务扩展至瑞士与土耳其,并已在筹划在瑞士设立实体公司,作为其无人驾驶业务进入欧洲的重要桥头堡。
今年3月,萝卜快跑已与阿联酋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迪拜市区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次日,又宣布与阿联酋公司Autogo合作,打造阿布扎比地区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
从北京亦庄到中东再到欧洲,萝卜快跑的全球化布局背后,是中国无人驾驶技术日益获得国际认可。业内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已在无人驾驶产业链上建立显著优势,加速出海不仅是寻求更大市场空间,也是推动技术迭代、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一步。
正如百度智能驾驶国际化业务总经理牛昊天所言,出海对萝卜快跑而言,既是技术能力的全球验证,也是落地应用的规模化实践,更代表着中国科技创新从"产品输出"向"生态赋能"的升级。萝卜快跑正以安全为基石,以场景创新为引擎,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为全球无人驾驶产业提供一套可复制、可验证的"中国智慧"。